弗伦奇。巴沙,当时是政府经济联系的负责人之一。巴沙和索罗斯于1984年会见之  
        时,索罗斯解释说,他对建立一个慈善机构感兴趣。谈判开始了。代表政府督导他们的是乔  
        治·阿克泽,匈牙利政治局委员中唯一的犹太人,他也是匈牙利非官方的“文化沙皇”,首  
        相卡达的挚友。
        索罗斯选了一个令人生畏的匈牙利持不同政见者密科罗斯·瓦萨赫尼依作他的私人代  
        表。1983年瓦萨赫尼伊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变迁研究所工作时,与索罗斯首次见面,  
        在1956年事变时,瓦萨赫列伊是匈牙利首相伊戳·纳吉的发言人,亦是圈内成员。苏联人  
        镇压了反抗,纳吉被绞死,瓦萨赫尼依被开除出共产党并判人狱五年。
        瓦萨赫尼依猜想,建立这样一个机构的机会不会超过一半。对索罗斯有利的一面是,匈  
        牙利政府想改变自己在国外的形像,以获得西方贷款和硬通货。不利的一面却在于,索罗斯  
        面对的是一个共产党国家,这个国家没有以回外人管理慈善基金会的经验,没有放任回外人  
        努力鼓励一个“开放社会”的经验。
        即使匈牙利政府同意索罗斯建立一个基金会的计划,它也不打算给予他自由行事的权  
        利。从他那方面出发,索罗斯坚持独立行事。“我将来到匈牙利,把钱交给我认为值得信任  
        的人。”他不服他说。政府官员们口应道:“索罗斯先生,把你的钱拿到这里来,我们会为  
        你分配它。
        谈判拖了一年之久。索罗斯只肯捐资二三百万美元,但这个数字对政治家们来说实在大 
        小了。政府愿意援助科学研究,索罗斯却宁愿拔给基金会负责人中那些想要旅行、写作或是 
        从事艺术的个人。政府想让基金会资助机器设备,索罗斯却想资助人民。
        最后,索罗斯和巴沙似乎克服了分歧。匈牙利人签署了相关文件。其中一人说道:“太  
        好了!你们的秘书处可告诉我们的对外文化部门,它需要做什么,我们就做什么。”
        换句话说,匈牙利政府至此仍坚持新的索罗斯基金会要受到文化部的控制。使匈方谈判  
        者震惊的是,索罗斯从椅子上站了起来,走向房门。他不愿签署这些文件。
        “很遗憾,浪费了这么多时间和精力却一事元成,”他说。他是个老练的谈判者,说完  
        这句话,他站起来,向房门走去。就在他的手搭到门把上时,匈牙利官员们立即松口了,他  
        们同意给索罗斯基金会以更大的行动自由。
        有了这个让步,索罗斯签署了文件。他许诺,在可见的将来每年为基金会的运转出资  
        l00万美元。1993年,这个数字增加到了每年900万美元。
        卡达政府的算盆显然是希望通过促进科学研究,索罗斯的基金会或多或少能堵住这个国 
        家科学精英们的嘴。事情的结果完全不是那么回事。那些通过索罗斯基金会的奖学金被派出 
        国留学的学者们,回国时已被市场经济和民主等新奇的西方思想武装起来。
        匈牙利的索罗斯基金会的突破性进展,应归功于那次影印机插曲。那一次它赢得了咄咄  
        逼人的改革力量的名声。在这之前,匈牙利当局严密地控制所有可能彼用于地下印刷和颠覆  
        目的的机器。那时匈牙利还极少有人见过影印机。索罗斯决定提供4oo部影印机给匈牙利的  
        自由团体、大学、科研机构,条件是政府必须同意不监控它们的使用。总之他得到了政府的  
        同意和允准,也许这是因为政府需要硬通货。
        索罗斯和他的基金会一直面对着政府方面的不信任。在头四年(1984--1988),基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