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五章 自由的代价
        
        索罗斯决定他将运用他的财富来促进社会开放,促成民族自决,使人们能够自由表达自 
        己的思想,并追求他们自己的目标。
        第一节 慈善观与民主狂想
        对于乔治·索罗斯来说,在他的早期商业生涯中,慈善事业是件很遥远的事,一想起  
        “慈善”这个字限,他就觉得讨厌。1993年,他曾对记者说:“在我们这样上个建立在个  
        人利益基础上的文明中,慈善事业是不合时宜的。因为我们这个文明绝非是建立在关心他人  
        利益的基础上的。”所以,索罗斯身边的人记得,他从来没有谈论过安置穷人的重要性。他  
        倒是愿意捐献大笔钱的,但不想捐给私人。他希望自己能造成巨大的社会影响,为了达到这  
        个目的,他必须将钱捐给社团,甚至社会,而且是大张旗鼓地捐赠。
        伦敦的犹太人保护委员会对待他的态度,至今仍令他记忆犹新,它改变了他对慈眷事业  
        的看法。他对记者说:“你应该知道,我实际上是反对慈眷基金的。我认为,弄清建立基金  
        会的目的,即要完成什么事,比基金会本身的运转要重要得多,而基金会也仅可能因此而存  
        在。他相信,任何组织机构,包括他自己的,必然会“发生质变和腐败”,因为机构里的人  
        会追逐财富、权力和安逸。
        他一直不厌其烦地告诉人们有关他以前所组织的基金会的憎况,这个基金会叫“中央公  
        园社会基金会”。它的宗旨是重建纽约的中央公园。恰巧,另一个机构“中央公园管理委员  
        会”拥有同样的使命。当索罗斯的基金会恶意攻击这个组织的时候,索罗斯感到震惊,他不  
        仅制止了这种不良行径,而且“枪毙”了这个社会基金会。他事后说,他解散这个基金会比  
        当初建立它更觉自豪。
        但是,若他继续想做好事的话,这些情况都是难免的。他无可选择,他还得建立基金 
        会,他只能尽力设法让这些基金会运作得当。
        问题是,他该怎样去捐款?既然他是犹太人,那么他捐助他的犹大同胞不是很自然的事 
        吗?
        索罗斯从不否认他信仰犹太教,他只是把它放在了一边罢了。他以前一直故意不捐钱给  
        以色列,直至1986年,当他结交了以色列的公共事务评论员丹尼尔·杜荣之后,他才捐了  
        一小笔资金给杜荣在耶露撤冷的智囊团。后来,那路撒冷的希怕来大学的经济学教授古  
        尔·欧菲尔,努力接近索罗斯,希望他建立一个基金,来收容安置前两年从苏联涌人以色列  
        的50万犹太人,但索罗斯坚持决反对,并中断了这次谈话。
        为什么索罗斯如此反对捐助以色列入?臭福尔后来回忆说:“这是因为,他认为以色列  
        大‘左’了,除非以色列改变自己,否则,支援它便毫无意义。在他的思想中,有非犹太复  
        国主义甚至反犹太复国主义的成分,他认为,犹大人应该在他今天生活的社会中安然生活。
        当索罗斯寻找一片能够使他成为“成功人士”的天地时,他觉得,他生命中的分水岭便  
        是从他的出生地匈牙利的“封闭社会”中逃离出来并且离开匈牙利以后,他才尝到了什么叫  
        自由,首先是在英国,然后是在美国,为什么不给东欧和苏联的那些人同样的机会来尝试自  
        由?
        索罗斯决定运用他的财富来促进社会开放,促成民族自决,使人们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 
        思想,井追求他们自己的目标。
        为破